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社论:争论“官民比”不能掩盖真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8日06:1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公务员局近日对一个数据较真,称个别媒体流传的“中国现有1000万公务员”的说法不实。公务员局负责人表示,2011年统计数据还没出来,2010年公务员的数量是689.4万人,而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3972.5万人。经计算得知,2010年中国的“官民比”为1:194.3,即中国194人养一名公务员,这一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水平。

  媒体作为“中国现有1000万公务员”这一说法的源头,其实并不准确。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建议制定《编制法》,制止“官满为患”,因为“有些地方乱设机构,乱定级别,领导职数和公务员人数超标”,“4年前全国公务员是600万人,现在已经增加到1000万人,一年多100万人”。这一发言连同他随后的一句“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的感叹,一时引发了舆论热议。媒体在报道和评论刘锡荣所说的“官满为患”现象时,只是引述了“中国现有1000万公务员”的说法而已。

  认真乃至较真都是必要的,相关各方在“官民比”上的争议也应作如是观。就我们经常念兹在兹的国情而论,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官民比”低一点本来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原不值得引以为豪。而尴尬的是回到实际,由于牵涉到统计方式和口径的不同,假若抹平这种差异再与别人相较,以“是否财政供养”为统一标准,我们的“官民比”数字也许远不如看上去这样美丽呢?

  “官”与“民”的界定有异,人口、国土面积不同,一方面可以认为,简单地去计算官民比这个数字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然而另一方面,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家对这个数字又确乎相当在意。一个事实是,这并非公众和舆论首次热议“官民比”,2005年,先是有全国政协委员声称官民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6”,随之人事部官员辟谣称实为“1:198”,不久更有专家直陈“1:18”才是最准确的统计。多年以来,类似几种数据就一直在各个渠道流传且显然谁也没法说服谁。

  各方在意这一数字的理由不言而喻,“官民比”过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乃至民众肩负的经济重担,这一联想为官方所不喜,民间却又愿意从这一联想中推导出他们的诉求。

  然而不管如何争论,即使是否认中国“官民比”太高的一方也无法讳言,当下中国公务员和准公务员队伍过于庞大,所耗费的资源过多,否则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什么要始终把降低行政成本作为施政的重要任务呢?承认这一点,对于一再声称中国“官民比”远低于他国的人士来说无异于话语陷阱:为什么比例不高的群体会耗用社会那么多的资源?推导的结果极有可能走向他们希望的反面。

  为一个并无多少实际价值的数据而论辩,而且看样子暂时很难有消歇的迹象,“官民比”的争论之所以还没有堕入口水式争论,就因为官民比虽然只是一个数字,但其背后隐藏着一个真问题: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是否让纳税人切身感受到了花钱供养他们的必要性?

  如果违拗这一问题,总是纠缠于“养多少官才不会让民累”,已经扭曲了建立政府的本义。众所周知,建立政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养官,而是为了服务民众。而我们从中西方对“官民比”的解读上却能悟出一点富有意味的内涵。同样的数据,我们从中看到是多少人养活一名公务员,而别人从中看到的多少人可以得到一名公务员提供的服务。貌似无关紧要,实质为理念的巨大差别,在这一差别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民众对公务员不同的要求,也是公务员对自身的不同的定位。

  争论“官民比”的数字不能掩盖真问题,更不能因此而延误对真问题的求解。当民众目睹政府机构廉洁高效,从自己供养的公职人员那里能够体验到主人的感觉之际,关于“官民比”的纠结将自然消解。那时候,官民比高也好,低也罢,都不会再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因为他们会坚定地认为,自己的付出物超所值。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